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公告信息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安徽省分行 > 区域金融

点“绿”成“金” 解码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黄山方案”

字号 文章来源:安徽省分行 2025-08-04 16:40:5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绿色是黄山最亮的底色,生态是黄山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黄山市逐“绿”而行,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会同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强化制度设计、模式创新和融合发展,催化“绿水青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截至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46.81亿元,同比增长71.46%,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9.73个百分点。

一、机制引领,健全金融支持制度机制

在市政府建立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及核算平台的基础上,制定《黄山市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从搭建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框架、建设生态产业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和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明确发展路径,着力构建核算标准引领、市场交易赋能、绿色金融支撑“三位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体系,引导各类金融要素和资源流向绿色经济领域。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金融服务体系,制定生物多样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框架,将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纳入环境信息披露及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内容,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截至目前,黄山市已率先在全省形成政策性银行主动参与、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保险机构探索试点与法人金融机构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辖内7家农商银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绩效与信贷准入、利率优惠、授信额度等直接挂钩。

二、试点先行,创新金融支持融资模式

以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价值产品(VEP)实现为突破口,引导金融机构将VEP收益权纳入可接受抵押品目录,嵌入信贷管理系统,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以祁门县茶产业链为载体成功投放全国首单VEP绿色贷款1.8亿元,让生态资源权益变身信用资产。依托黄山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成果,在全市范围内盘点存量生物多样性友好型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将贷款成本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绩效直接挂钩,在全省率先推出生物多样性“利率挂钩”贷款模式,指导农业银行黄山市分行向祁门县烟雨徽州牯牛降旅游项目发放3.2亿元生物多样性挂钩效益贷款,执行同期LPR减4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运用“EOD”生态产品导向投融资模式,为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内市场主体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全市共储备EOD项目7个,其中2个列入国家EOD项目库,银行授信93.95亿元、贷款投放20.69亿元。

三、融合发展,绘就金融支持崭新图景

串联黄山市“村落徽州”项目及“零碳”景区,推出“镇景村”金融信贷新模式,指导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为休宁齐云山绿色交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6亿元,以金融资源赋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持续放大乡村旅游与生态优势乘数效应,以民宿和绿色农产品为价值实现载体,整合生态、土地、农村闲置农房等沉睡资产,分类植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模式,推动国有资本、村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向“村落徽州”项目授信104.48亿元、发放贷款78.18亿元,有力支持了徽州区蜀源村、祁门奇口村、休宁祖源村等71个村落保护开发。依托景区、民宿等优质旅游资源和地方特色农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黄山旅游贷”、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等160余款信贷产品,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支持齐云山、花山谜窟等70余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助力休闲度假、康养观光、露营等一批旅游新业态发展壮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