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企业“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强化与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持续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淮北市金融机构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6笔,金额7.7亿元。
把握“高”度,用足用好政策工具。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全市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节奏平稳。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绘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和撬动作用,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截至6月末,淮北市再贷款再贴现余额9.38亿元,累放9.52亿元。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基础,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精准向金融机构推送76家科创企业和81个技术改造项目需求清单,投放贷款17.45亿元,成功落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资金2.5亿元,协助相关企业获得贷款贴息资金86万元。
统筹“维”度,强化多维部门协同。深化政银企融资对接联动机制,加强与市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专精特新、创新型、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录库。建立定期监测和督导工作机制,按月进行通报,开展淮北市科技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持续提升科技金融工作质效。推动市政府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对合作银行发放的“人才贷”所产生的不良贷款损失按比例分摊相应风险。截至6月末,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向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团队发放“人才贷”25户,金额9200万元。推进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纳入2025年淮北市金融“五篇大文章”劳动竞赛指标体系,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将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作为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
瞄准“精”度,精准对接融资需求。持续推进“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聚焦淮北市四大优势产业体系,组织金融机构通过上门走访、政策产品宣讲、一对一服务等方式推广知识产权、仓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模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345.25亿元。推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扩面提质,为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长期耐心的金融支持。通过签署“贷款合同+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实现银企双方远期共赢,截至6月末,全市签署“共同成长计划”协议企业达360户,累计授信额度107.02亿元、发放贷款44.3亿元,贷款余额67.18亿元。创新指导金融机构与10家科技企业达成“股贷互换”合作模式,认股金额917万元,成功实现认股权远期收益的当期变现。加快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6月,全市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53个百分点,累计为全市小微企业节约利息支出约1.23亿元。
拓宽“深”度,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增信流水贷”工程,推动各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挖掘和利用资金流信用信息,为企业审批发放贷款,并成功落地全省首笔“资金流”贷款。截至6月末,为211家“信用白户”企业发放“增信流水贷”5.47亿元。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单一质押、组合质押、组合担保等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如徽商银行淮北分行以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为质押,按不高于评估价值50%、最高贷款额度500万元给予融资支持。中国银行淮北分行推进“知惠行”行动,为小微企业打造专属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额度最高1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