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会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等部门组织金融机构结合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将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纳入《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一体推进,实现了“量质并跑”“走在前列”的目标,平台支持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协同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专班-方案-机制”三位一体的业务推广模式,全省落实专班工作机制,省市一体推进推广实施方案,并以“旬监测、月总结、季评估+不定期调研”的运行机制高效推进平台推广工作。联合有关省厅局先后印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和《安徽省关于运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资金流信息平台+”模式,助力科技、乡村产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和供应链金融发展。推动各市分行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督导机制,构建“人行+政府搭台、银行+企业唱戏”模式,形成“数据共享-信用赋能-融资落地”全链条服务闭环,充分释放资金流信用信息经济价值,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截至8月10日,全省共查询9.6万笔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结合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成功为1.4万户企业发放贷款538.8亿元,切实将企业“资金流水”转化为“金融活水”。
二、多维宣传培训,扩大辐射效应
搭建“立体化+精准化”传播矩阵,打出“组合拳”,统筹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资金流信息平台,相关典型案例被金融时报、人民网、央广网等媒体报道。举办资金流信息平台业务培训会,邀请总行征信中心业务专家,面向辖区征信系统所有接入机构,采用线下和线上方式同步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全省金融系统召开培训会和推进会累计数百次。同时积极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十问十答”等宣传手册,为中小微企业做好相关政策解答和操作流程指导。开展进园区、进企业专项宣传,如马鞍山市分行选拔“征信宣讲专员”驻点产业园区开展“资信赋能 助力小微”定向宣讲活动;宿州市分行借助全市民营企业家恳谈会针对重点企业开展推介;亳州市分行开展“征信赋能 助力小微和民营企业”专题宣传活动,深入企业、园区和康美中药市场,“一对一”精准化推介平台;安庆市分行组织全辖接入机构成立宣传推广专班,充分发挥对公业务部门信贷客户经理一线“萤火使者”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助力千企融资“星火燎原”。
三、加强靶向指导,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不断强化系统搭建、政策宣贯、业务培训,充分激发金融机构运用平台的内生动力,推动商业银行在平台运用、数据积累、能力提升、创新拓展等方面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如徽商银行深度挖掘资金流信用信息价值,研发专属信贷产品“资金流e贷”,通过跨行共享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全方位、多维度综合分析企业信用状况,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截至8月10日,“资金流e贷”已为29户企业放贷0.56亿元。多家银行通过构建“流水分析-财务数据-现场尽调”三位一体评估体系,实现从“以物定贷”向“以信定贷”转变。截至8月10日,全省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发放155.3亿元纯信用贷款,累计助力6057户无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企业快速融资。
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创新,全省金融系统数字增信赋能水平全面提高,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质效显著提升。科技金融方面,将资金流信息平台与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相结合,通过观察企业资金流及其变动趋势,在科技型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识别、画像、授信、定价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全省已有3764户科技型企业依托平台获贷181.3亿元。在绿色金融方面,针对绿色产业“三新”特征(新主体、新项目、新业态)面临的融资难点,推动将资金流信用信息融入信贷审批流程,解决环保项目前期以无形资产和技术专利为主,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普惠金融方面,指导金融机构在授信管理系统中全面嵌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全省已有5939户县域中小微企业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成功获得授信,累计204.5亿元。在养老金融方面,运用资金流信用信息穿透企业真实经营场景,破解了企业信用信息维度不多、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等传统难题,为优化企业还款能力和五级分类评定提供完整路径。在数字金融方面,推动“贷前、贷中、贷后”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为企业匹配合适的信贷产品,以数字驱动金融资源精准触达。下一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将充分发挥资金流信息平台功能效应,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推动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